歡迎訪問桂潤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發(fā)布時間:2016年12月19日 10:30 作者:管理員 點擊數(shù):次
好氧生物處理技術近年來發(fā)展很快,有氧化塘生物處理,周期循環(huán)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等多種處理方法。下面只對生物接觸氧化法做一介紹。
2.2.1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特點
1、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一方面具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點,另一方面,單位體積生物量比活性污泥多,因而有機負荷較高,接觸停留時間短,處理效率高,有利于縮小處理構筑物容積。
2、污泥不需回流,不會發(fā)生污泥膨脹,運行管理簡便。
3、耐沖擊負荷能力強。這種方法由于在填料上生長著大量生物膜,對負荷的變化適應性強。
2.2.2生物接觸氧化法的設計
1、生物接觸氧化法的處理流程選擇:生物接觸氧化法有多種處理流程,應根據(jù)廢水類型、處理程度、管理水平、基建投資和地方條件等因素來確定。在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為了適應在不同負荷下的微生物生長,提高總的處理效率,多采用推流式或多格的一段法,這樣在高負荷和低負荷各格的填料密度和曝氣強度等不一定相同,使裝置的設計更合理。
2、填料的選擇:它不僅關系到自理效果,而且影響著建設投資。填料的比表面積、生物附著性、是否易于堵塞無疑是重要條件,而且經濟性也是重要因素。
3、接觸停留時間的確定:接觸停留時間越長,處理效果越好,但需池容積和填料多,停留時間應根據(jù)水質、處理程度要求、填料的種類來確定。
4、氣水化的確定:確定氣水比時應留有余地。處理BOD濃度較高的工業(yè)廢水時,一方面由于BOD負荷高,生物膜數(shù)量多,耗氧速率高;另一方面由于進水不均勻,有機負荷變化大,以及鼓風機使用年限和電力供應等因素的影響,氣水比應適當留有余地,增加運行上的靈活性。
好氧污泥指標
1.色、嗅
運行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黃褐色,
2.氣泡量、色澤、粘度
在污泥負荷適當,污泥活性良好時,池內泡沫量較少,且均勻分散在曝氣池表面,泡沫外觀呈新鮮的乳白色。用手粘一些氣泡,檢查是否容易破碎,如果不易破碎,說明負荷過高,有機物分解不完全,這時需要加大曝氣量或降低進水水量以減輕處理負荷。
3.污泥沉降比SV30
污泥沉降比SV30是評定活性污泥數(shù)量和質量的重要指標。SV30越小,污泥沉降性越好。理論數(shù)據(jù)為,SV30應在15 %~30 %之間。對同一類污泥,濃度越高,SV30值也越大。
4.污泥體積指數(shù)SVI
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是判斷污泥沉降濃縮性能的一個常用參數(shù)。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良好,含水率在99 %左右。一般 80 <SVI <180 時,污泥沉降濃縮性能良好。
5.VSS/SS值
污泥的總固體(TS)可分為溶解性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通常SS占TS的90%以上,它包括有機懸浮固體,即揮發(fā)性懸浮固體(VSS),和無機懸浮固體(FSS)。VSS占污泥有機物的95%以上,對于剩余活性污泥,VSS主要是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及后生動物組成,對于混合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還包括一些顆粒狀蛋白質、粗纖維等。VSS/SS比值是表征微生物性能的重要指標,其值越大,說明活性污泥中活性成份越多,一般其值應大于65%。
6.生物相的指示作用
成熟的活性污泥,絮粒大,邊緣緊密,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在微生物中,原生動物是廣棲性的,大量生長著肉足類、鞭毛類、纖毛類等低等單細胞的動物,他們是水處理效果較好的指示生物。反映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的質量及污水凈化效果。
以微型動物鐘蟲為例;當水中溶解氧含量適中時很活躍;當鐘蟲前端出現(xiàn)一個大氣泡,說明充氧不正?;虺溲踹^多,水質將要變壞,要及時調整曝氣池溶解氧;當鐘蟲尾柄脫落,蟲體變形,甚至成為圓柱形,說明環(huán)境條件惡劣,要檢驗是否有機負荷突變或進水中含有有毒物質。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蟲體越變越長,以至于死亡,運行工藝將受到嚴重破壞。當曝氣池中的纖毛蟲數(shù)量很多(在原生動物中占絕對優(yōu)勢)時,說明活性污泥成型性好,處理效果最佳。如果鞭毛蟲數(shù)量劇增,纖毛蟲數(shù)量下降,就預示著活性污泥活性下降,處理效果下降。另外,曝氣池中一旦輪蟲大量出現(xiàn)時,預示著活性污泥老化,結構松散而污泥上浮,處理效果變差,要及時調整剩余污泥排放量,縮短污泥泥齡。如果發(fā)生有毒污水沖擊時,鐘蟲數(shù)量會大大減少,只出現(xiàn)少量不活躍的纖毛蟲。比如:等枝蟲(Epistylis) 對惡劣環(huán)境的耐受力比普通鐘蟲強,當污水中含硫較多時,(一般硫含量達到100mg/L時) ,其它原生動物均不出現(xiàn)了,普通鐘蟲大大減少,而等枝蟲仍正常生活。
厭氧污泥指標
1.表觀形狀
顆粒污泥多種多樣, 在不同基質中或不同操作條件下, 培養(yǎng)出的顆粒污泥在外型、組成菌群、密實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顆粒污泥出現(xiàn)初期, 顆粒較小, 通常直徑在0.12~0.14mm,隨著顆粒化的進行,顆粒逐漸長大,到顆粒污泥成熟后,直徑一般在0.2 ~1.5mm 之間,大部分在0.8mm以上,最大可達7mm。顆粒污泥的顏色通常是黑色或灰色,取決于處理條件,特別是與Fe,Ni, Co等金屬的硫化物有關。不同溫度下形成的顆粒污泥形態(tài)也有差異。常溫顆粒污泥表面較光滑,有孔隙,污泥表面菌體排列較緊密,菌體較飽滿,顆粒污泥中心有明顯的空洞。高溫顆粒污泥表面凹凸不平,有裂縫,像有一層厚殼包裹著污泥,“殼”是微生物的分泌物,在“殼”上觀察到少量的球菌、短桿菌和絲狀菌。
2.物理化學特征
顆粒污泥多種良好的沉降性是顆粒污泥主要的物理特征。隨著直徑的增大,沉降速度隨之增大。分為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元素為C,H,N,其比例大致為40%~50%,7%,10%;還有微量元素為P,S,Ni,Fe,Zn,Co,Ca等,其中Fe和Ca的含量最大。顆粒污泥還可以按菌體和礦物質劃分,菌體含量約為70%~90%,其余的為礦物質。其中Fe,Ca,Si,P,S均為大量元素,Ca,Mg,Fe和其他一些金屬離子可能以碳酸鹽、磷酸鹽、硅酸鹽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顆粒污泥中。顆粒污泥的干重(TSS)是揮發(fā)性懸浮物(VSS)與灰分(ASH)之和。一般顆粒污泥灰分含量為8.8%~55%,成熟顆粒污泥通常VSS與SS比值在0.9左右。
3.顆粒污泥的微生物相
性狀良好的顆粒污泥表面可以看到絲狀菌形成良好的網絡結構,八疊甲烷球菌粘附生長在絲狀菌形成的網絡結構上,此外絲狀菌上也附著了大量的晶核結構。顆粒污泥其內部有成束的甲烷絲菌生長在一起。,在產甲烷絲狀菌形成的網絡的空隙間還會生長大量的球菌和桿菌以及細小的污泥顆粒。總體而言,當顆粒污泥表面和內部的細菌種類和數(shù)量很豐富,主要以絲狀菌、桿菌和球菌的形式存在時,說明顆粒污泥性狀很好。
4.比產甲烷活性
比產甲烷活性指單位質量的厭氧污泥產甲烷的最大速率。其單位為毫升甲烷/(克揮發(fā)性懸浮物?天)。比產甲烷活性是評價厭氧顆粒污泥活性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以VFA混合液為底物作比產甲烷活性測定。通常產甲烷活性應大于0.1gCODCH4/VSS?d。
本文所引用圖片及文字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旨在供讀者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者版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謝謝
首頁 | 走進桂潤 | 新聞中心 | 業(yè)務及產品 | 業(yè)績案例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6 ? www.xeqj.com.cn 桂潤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桂ICP備08102005號-2